1.主要研究内容(1)以应用能力培养为目标,改革教学模式

        采用“线上线下”并借助“4+1”教学模式的方式授课,具体的 实施细节见图 3 所示。图 4 所示的详细教学过程反映了项目团队在授 课过程中始终按照“基础知识掌握、应用能力培养、创新能力训练、 道德品行提升”的四阶递进式教学目标来培养学生,而且在各教学环 节中的“活动”综合应用了“课堂导引式教学、案例演示式教学、课 堂讨论式教学、项目参与式教学”四个维度的教学方法。

(2) 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完善课堂教学资源

        项目团队对离散数学的核心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制订了长治学院计算机专业《离散数学》课程标准,课程教学标准分析了地方本科院 校学生的学习能力,确定了离散数学“基础性、提高性、拓展性”三 个层次教学内容,给出了教学内容的组织方式、课时分配及教学要求。 为了使学生能够在知识理解、应用能力、品行塑造方面有所提升, 研究了教学实验案例的设计思路、思政内容的融入方式,构建了“案 例-思政地图”如图 5 所示。

         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离散数学与专业知识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积 极性,围绕离散数学在计算机学科中的应用,构建了“基础性实验、 应用性实验、研究性实验与设计性实验”四个层次共 19 个实验项目 如表 1 所示,供课堂演示分析或课外实验,并在教学平台上建立以知 识单元为单位知识拓展模块,知识拓展模块中包含相应知识的应用背 景、案例和实验项目。 优化了《离散数学》课程教学大纲,教学大纲分别从知识、能力、 素质三个方面制定。

    建设了“超星学习通平台”共享资源如图 6 和图 7 所示,包括团 队自录制知识点视频 99 个、制作题库 981 道、章节测试 35 份、 课件 11 个、知识拓展内容 21 个、课堂活动 851 个、作业 122 次 等。

为了进一步推广成果的应用范围,项目组成员编写了《离散数学 及其应用》,该教材于 2020 年 8 月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 发行,多年来供我校计算机专业以及运城学院、吕梁学院等应用型本 科院校使用。

2.主要研究成果 

(1)论文成果

        项目组成员对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离散数学教学及离散数学相 关知识点在计算机学科领域的应用问题及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撰 写了一系列教学研究论文,先后刊登在《计算机教育》、《中国电力 教育》和高等院校校报上。具体如下: 

        [1]杜丽美,张剑妹.基于 OBE 和 PBL 融合的离散数学教学改革研 究[J].计算机教育,2023(05):149-154. 

        [2]张剑妹,钟新成.疫情防控下离散数学线上教学研究与实践 [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22,38(05):6-9. 

        [3]杜丽美,张剑妹,钟新成.《离散数学》课程的教学改革思路问 题研究[J].长治学院学报,2021,38(02):109-111. 

        [4]杜丽美,张剑妹,钟新成.互联网+背景下的《离散数学》教学 改革研究[J].现代计算机,2020,26(21):93-95+108. 

        [5]李艳玲,张剑妹. "互联网+"背景下对大学教学的探索[J]. 长治学院学报,2020(2):80-82. 

       [6]张剑妹,李艳玲,郭咏梅,王宝丽. 新工科教育下计算机专业离散数学实验教学研究[J].运城学院学报. 运城学院学报,2018,1136(6):1-3.          

        [7] 杜丽美.《离散数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长治学院 学报,2017,34(2):84-85. 

        [8]张剑妹,郭咏梅,赵秀梅.计算机专业离散数学教学研究[J]. 长治学院学报,2015,32(2):12-15. 

        [9]张剑妹,李艳玲,吴海霞.结合计算机应用的离散数学教学研 究[J].2014,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1):2-4.

        [10]李艳玲,张剑妹.基于建模能力培养的离散数学思维模式[J]. 计算机教育,2014,(4):76-79. 

        [11]李艳玲,张剑妹.课堂教学的文化内涵探析[J].中国电力教 育,2014,(18):67-68. 

(2)教研课题

        省级教改项目:OBE 教学理念和 PBL 教学方法指引下的《离散 数学》教学改革探索,立项时间:2023.11,未结题。

        校级教改项目:基于超星平台的离散数学多元化教学改革研究, 2019 年 5 月,已结题;

        中国高校计算机教育MOOC联盟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项目: 离散结构,2019 年 9 月,已结题;

        计算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项目:基于“两性一度”的《离散数 学》教学改革研究,2020 年 7 月,已结题。

(3)质量工程项目

        省级一流课程:2024 年《离散结构》线上线下认定课程。

            校级网络课程:2021 年《离散结构》校级网络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