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教学资源的使用

        项目实施之初,项目组编写的《离散数学实验指导及习题汇编》,先后四次修订了《离散数学》教学大纲,被长治学院计算机系各专业使用,同时还将《实验指导》和《大纲》的电子版提供给了北京城市学院、忻州师范学院、吕梁学院、运城学院等省内外地方本科院校进行交流。教学资源上传至超星学习通平台之后,长治学院计算机系2018级—2022级共1100多名学生在平台上完成了学习任务和课外实验,同时,数学系相关专业学生学习了知识拓展模块的内容。7显示我系近3年各专业学生学习“超星学习通平台”资源的次数逐年递增。


       2教材推广情况

团队编写的《离散数学及其应用》2020年8月在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如图8所示,连续四年作为我系学生教材使用,并且运城学院、吕梁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台州学院、湖南城市学院等采用。


      (3)研究论文

        近几年团队成员在《计算机教育》、《中国电力教育》和高等院校校报上发表离散数学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近 10 篇。

      (4)经验交流情况

        2018 年暑期,团队成员参加了 CCF 举办“离散数学与 Python 导教班”,参加导教班的大多是地方院校计算机专业的离散数学任课教师。在导教班的讨论课上,与会教师分享了本课程的教学改革方式及想法,大家互相交流收获颇丰。2020 年,大同大学计算机与网络工程学院的领导和教师一行 10 人来我校考察,相互之间分享了离散数学教学经验,教师们取长补短,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储备。

      (5)学生培养效果

        学生通过完成离散数学课程中引入的课外实验项目以及知识拓展内容,锻炼了动手能力,开阔了眼界,针对实际应用问题有了基本的数学思维能力,以本课程为依托近三年来,计算机系学生参加各种技能竞赛的规模达 2000 余人次,省级以上(含)获奖 328 人次,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 22 项,其中项目组成员作为首席指导教师的竞赛 14 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 2 项。学生撰写与离散数学相关的论文 24 篇,项目组成员指导学生获奖 14 项。

      (6)学生评价

        这种新的教学改革方法得到了学生的认可,与 2021 级和 2022 级学生交流调研发现,学生对本课程的教学改革结果给予肯定。图 9 所示词云为近两年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中的部分学生对本课程的评价。